|
日本社會保障水平 |
社會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或地區社會成員享受社會保障的高低程度,是社會保障的關鍵要素,是體現社會保障程度的指標。在相同條件下,社會保障水平越高,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越大。社會保障水平是一個質與量相統一的概念。從量上講,社會保障水平有“高”、“低”之分,具體衡量方法是社會保障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從質上講,社會保障水平有“適度”、“不適度”之分,具體測定標準是社會保障支出要與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適應。
(一)常用的指標 1、社會保障給付費 (5oeialBenefit) 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保障的規模時,常常采用社會保障給付費這一指標。該指標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用于社會保障方面的總支出。國際勞工組織 (ILO)對其作出了明確的定義,即通過公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福利等制度支付給國民的費用總和。就日本而言,不同的政府部門根據其不同的目的,在考察社會保障支出情況時往往采用不同的指標: (1)日本厚生勞動省附屬機構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采用“社會保障給付費”指標,根據ILO基準每年對社會保障支出情況進行統計公告; (2)總理府社會保障制度審議會事務局采用的指標是“社會保障關系總費用”,與ILO基準相比,其范圍更廣,還包括各類設施費和管理費; (3)經濟企畫廳經濟研究所國民所得部采用“社會保障轉移”指標,根據國民經濟計算體系(SNA)基準對政府一般會計支付給居民的社會保障方面的費用進行統計,“社會保障轉移”由社會保障給付、社會救濟金、無基金雇傭者福社給付金等項目構成,保健衛生費等用于不確定給付對象的費用不包括在內; (4)財務省主計局采用的指標是“社會保障關系費”,它是指政府一般會計預算中用于社會保障的總費用,“社會保障關系費”包括生活保護費、社會福利費、社會保險費、保健衛生對策費、失業對策費等,可根據每年度的財政預算進行統計。國際勞工組織確定的基準,能夠全面把握社會保障的給付和負擔情況,并能夠進行國際比較。因此,本文也采用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的“社會保障給付費”這一指標。
2、社會保障水平指標 社會保障水平指標是用于衡量、表述社會保障的水平,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用于社會保障方面的總支出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工業化國家社會保障的發展實踐經驗來看:當該指標在20%以內時,社會保障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很好的促進作用;當該指標超過20%時,即國內生產總值中的20%以上被用于社會保障待遇支出時,就會成為社會負擔,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比重越高,影響越大。因此,社會保障水平必須適度化。一社會保障水平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社會保障水平=社會保障支出總額/國內生產總值 x100%采用社會保障水平指標,在短期是為了衡量社會保障的發達程度;在長期則是起預警作用,即在現有的保障水平下,預測若干年以后將是什么水平,會對社會經濟及社會保障制度自身產生什么影響。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主要體現于社會保障給付的增加及其占國民收入比重的提高。因此,任何國家都應當對社會保障水平指標進行科學設計并使其制度化、一規范化。 3.國家財政支出比 從國外的發展實踐看,有許多國家都把社會保障收支直接納入國家財政的范疇,隨著社會保障水平的剛性增長,勢必會造成政府財政負擔的加重。因此,對社會保障運行的監督和考察,還常常采用國家財政支出中的社會保障支出比重這一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社會保障支出比=國家財政用于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總額/國家財政總支出 x100%一般而言,國家財政收入用于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應當適度。只有這樣,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進。如果該指標偏高,則會影響到國家宏觀調控能力并影響經濟增長;該指標偏低,則可能造成社會保障不足并導致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化。國家財政中的社會保障支出比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該國是否將社會保險收支納入國家財政范疇,二是是否以政府為完全責任主體。如果將社會保險等收支直接納入國家財政收支,財政支出中的社會保障支出比則大,反之則小;如果一政府為完全責任主體,則國家財政中的社會保障支出比大,反之亦小’“。總之,從強化責任的角度出發并根據一些國家的發展趨勢,在社會保障基金與國家財政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很有必要,它可能更有利于劃分兩個系統的職能,并使各自的風險得以控制‘’。 4.養老保險金支出指標 在各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中,社會保險支出是最主要的支出,許多國家的社會保險支出甚至占其社會保障總支出的80%乃至90%以上,其中養老保險支出是最大的支出項目。可以說,社會保障制度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養老保險的成敗,所謂社會保障的財政危機在根本上也取決于養老保險的收支狀況。因此,養老保險支出理所當然地被視為社會保障預警指標體系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養老保險指標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養老保險費征繳比 養老保險費征繳比按如下公式計算: 養老保險征繳比=養老保險金收繳額/職工工資總額x100%該指標是指實際征繳的養老保險費占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某一行業職工工資總額的比率,它反映著勞動者代際之間的養老負擔轉移情況。在國際上,公認的養老保險費征繳比警戒線為24%,極限為29%。 (2)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比 這是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與收入之比,當該指標小于1時,基金會有結余;當該指標大于1時,則會出現基金虧空。養老保險是積累性的保障項目,其費率是根據當時的情況確定的,且需保持一段時間的穩定。所征收的保險費是否能夠滿足覆蓋范圍內的全體人員的支出需求,這在事先往往是無法確定的,因為年齡結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政治方面的因素等,均可以影響到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因此,無論是從整體角度出發,還是從個體角度出發,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的年度平衡都不是追求的目標,各國政府需要做到和實現的乃是周期平衡,即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定時期內,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當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尤其是步入老齡化高峰時,養老保險基金必然會出現入不敷出的局面;反之,則應當有結余。如果能以有余補不足,就能夠避免養老保險的財政危機。國外社會保障的實踐說明:要使養老保險基金的征集與支出保持長期平衡,重要的是在進入老齡化高峰之前要有一定的養老保險結余。 (3)養老保險金保值率與通貨膨脹率 養老保險的長期積累性決定了其存在著潛在的貶值風險,如果積累的養老保險基金不能保值,則會給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風險。要避免或控制這種風險出現,就必須確保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并以當年的通貨膨脹率為客觀評價標準。當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收益率等于或高于通貨膨脹率時,養老保險基金就實現了保值或增值;反之,則意味著基金在貶值。因此,養老保障基金保值率的警戒線就是收益率等于通貨膨脹’ |
來源:廣州華路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07-30 20:46:58 |
·上一條:日本社會保障水平“適度”與“不適度”的影響·下一條:廣州勞務派遣激勵機制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