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流動理論 勞動力流動是伴隨經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經濟行為。勞動力流動是指由于勞動力市場條件的差別,勞動力在不同的地理區域范圍內或不同崗位之間、行業之間、職業之間的自愿選擇、遷移的現象。 勞動力流動,是勞動力商品化的結果,是勞動力追求價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現。在我國勞動力流動主要表現為從農村向農村流動、從農村向城市流動、從城市向城市流動、從城市回流向農村流動四種形式。
西方遷移理論 西方的遷移理論盛行于十九世紀七八年代,其主要意義是更精確的解釋并表達出遷移的規律,主要有推力一拉力遷移理論、遷移的生態學說、E.S.李和K.斯文德爾的遷移規律說,這些學說對于我國勞動力的轉移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第一,推力一拉力遷移理論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R.赫伯爾最先提出來的,它在西方遷移理論中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并被使用。理解這一理論的重點是將造成人口遷移的力量概括為吸引他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拉力和促使一個人離開的推力,引起遷移行為發生的拉力與推力不能完全歸因于某一個因素。該推力一拉力遷移因素說理論對于我國勞動力轉移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理論指導意義。 第二,遷移的生態學說是基于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以生態學角度為出發點來解釋遷移現象的學說,這一理論重視人口規模的大小和生存機率之間的平衡關系。其中對人類早期的遷移行為的解釋主要集中在生態環境方面,遷移現象大多表現在人類作為一個社會群體對自然環境變化的反應。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問題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人們已經把遷移看作是經濟的產物。 第三,E.S.李的遷移流動理論是在E.G雷文斯坦的遷移理論的基礎之上總結出來的,其重點研究的是遷移流動的時間、地域和產生的原因。ES.李提出了在遷移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三個因素:第一,與遷出地和遷入地有關系的正因素與負因素,這兩個方面包括生活條件、氣候、就業機會、文化以及歧視性待遇等;第二,個人因素,也就是家庭的規模和個人所處的生命周期,還包括個人的認知程度、智力等。 第三,障礙、距離和規章制度等。K.斯文德爾認為,遷移過程由遷移者、組織和地區組成,他提出將遷移者從年齡、受教育程度和性別結構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分類,還有把政府等各種組織正式納入了分析的范疇,來研究組織對人口遷移的作用。他還提出地區是不同的人口和功能的網面,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的地區等級 遷移的選擇性與后果學說 在遷移流動模式特定的情況之下,人口遷移流動受社會、文化、經濟影響的結果正是遷移的選擇與后果理論的主要研究內容。西方各學者主要是從人口的年齡、教育和性別幾方面來考慮造成微觀的遷移選擇與后果的差異性。 第一,年齡引起的遷移選擇性與后果。研究證明,年齡引起的遷移選擇性是最強的,20歲到30歲之間的年齡段的人最具有流動性。處于這段年齡的人較少受社會、經濟等的束縛,可以抓住社會所帶來的任何機遇。從遷出地的角度來看,巧歲到35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的人口流失量最大[35]。 第二,教育引起的遷移選擇性與后果。D.托馬斯認為,其他地方向城市的遷移流動過程中,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更具有流動性。D.J.博格的國內遷移研究表明,若某一地區人口向外流動的水平,會因為該地區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總體水平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接受過良好教育水平的人更容易獲得更高的收入。另外托達羅也認為,在政府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教育這種促進遷移的作用,如果超過基本教育范圍,即如今所謂的擴招,則會加劇國內的遷移流動,也會導致城市失業率上升。 第三,性別引起的遷移選擇性與后果。西方的研究者提出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遷移流動,因為女性的遷移往往會受父母和親友的影響,同時遷移后心理上的壓力比較大;女性在遷移流動過程中更容易受政策改變的影響,許多地區都有不成文的或潛在的限制女性流動的制度和政策[36〕。 |